

1. 多维度智能诱捕与精准识别
顶部搭载365nm±2nm 窄带诱虫光源,经长期田间验证,对鳞翅目、鞘翅目等靶标害虫诱集效果显著;预留性诱剂卡槽,可搭配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等特定害虫的性信息素,实现 “光诱 + 性诱” 双重精准吸引。设备内置 2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与 AI 识别模块,害虫落入收集装置时自动拍摄图像,通过边缘计算快速识别(支持超 60 种常见农林害虫,识别准确率达 95% 以上),无需人工逐个辨别虫种。
2. 物联网全时互联与工业级防护
配备 4G 全网通模块,虫情数据(害虫种类、数量、实时图像)每 15 分钟自动上传云端;山区等弱网环境下,可通过缓存功能(最大缓存 72 小时数据),待网络恢复后批量同步。设备主体采用1.5mm 厚 304 不锈钢(表面喷塑防腐蚀处理),顶部太阳能板支架设倾斜导雨结构,整体达 IP65 防水防尘等级,能在 - 20℃至 65℃宽温环境稳定运行,适配农田、果园、林场等户外场景。
3.太阳能自供电与智能节能调控
顶部安装80W 高效单晶硅太阳能板,搭配 60Ah 磷酸铁锂电池,晴天充足光照下充电 6 小时,可满足设备连续 3 个阴雨天全功率运行(诱虫、识别、传输全功能开启)。系统内置光感 + 时间双重控制:天黑自动开启诱虫模式,凌晨 3 点后(害虫活动低谷期)自动将光源功率降至 30%,既保障核心时段监测,又大幅节省电量、延长续航。
1. 监测效率革新:从 “人工跑腿” 到 “云端看虫”
传统虫情调查需植保员实地布诱捕器、定期回收统计,单地块每周至少花 2 小时;本系统全自动化监测,数据实时传云端,办公室即可查看多地块虫情,监测效率提升 8 倍以上,数据时效性从 “按周统计” 升级为 “按小时更新”,更早发现虫害苗头。
2. 防控决策精准:告别 “盲目打药”
通过 AI 识别与历史数据沉淀,能清晰掌握不同地块、时段的害虫优势种群与发生规律。如某地果园,通过平台发现蚜虫每年 4 月中旬高发且与气温回升强相关,可提前备药、调整喷药时机,农药使用量降低 30% 以上,既省成本又减农残。
3. 长期成本可控:省人工也省资源
太阳能自供电几乎无额外电费,免费云平台省去数据管理与软件成本,自动化监测减少至少一半人工巡查投入。千亩农场每年可省人工与农资成本超万元,设备投入约 1 - 2 年即可通过降本增效收回。
4. 生态友好可持续:契合绿色农业
采用物理诱捕(光诱、性诱)与非接触式识别,不依赖化学药剂,对田间益虫(瓢虫、草蛉等)影响极小,助力 “绿色防控”;长期虫情数据还能为害虫发生规律研究、抗虫品种选育提供一手资料,让农业生产高效且可持续。

诱虫系统:
光源类型:365nm±2nm 窄带 LED 诱虫灯
光源功率:15W(全功率)/ 5W(节能模式)
性诱接口:兼容直径 3cm、长度 10cm 标准性诱芯(单卡槽)
识别与通讯:
摄像头:2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支持夜间红外补光
识别能力:≥60 种常见农林害虫,识别准确率≥95%
通讯方式:4G 全网通(兼容三大运营商),支持数据缓存(最大 72 小时)
供电系统:
太阳能板:80W 单晶硅太阳能板(光电转换效率≥22%)
电池:60Ah 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2000 次)
续航能力:满电后全功率运行≥3 天(无光照时)
结构与环境:
主体材质:1.5mm 厚 304 不锈钢(表面喷塑)
防护等级:IP65
工作温度:-20℃~65℃
外形尺寸:总高 2200mm(含太阳能板支架),主体宽 600mm× 深 550mm
安装方式:地插式(配直径 40mm 安装杆,插入地下≥500mm)

MC-CQCB-IV 型物联网虫情测报灯是一款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光诱技术的智能化虫情监测装备,聚焦农林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实现 “害虫诱捕 — 智能处理 — 数据互联” 全流程自动化。
2025-09-09
MC-CQCB-V 型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灯,是一款集成智能诱捕、AI 识别、物联网传输于一体的现代化虫情监测设备,专为农林植保领域打造,实现虫情数据 “自动采集、智能分析、云端共享”,助力绿色农业精准
2025-09-10
MC-CQCB-I型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灯是农业、林业、草原生态、检疫、园林绿化、环境监测等行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设备高度自动化,全自动实现害虫的灯光诱捕、密闭收集、红外烘干处理、虫体分层处理、高清
2025-09-10
欢迎来到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专属平台!这里是农业从业者实现 “虫情早知道,防控更高效” 的智慧入口。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与远程通信技术,系统能 24 小时不间断捕捉田间、果园、林场内的害虫动态 ——
2025-09-10
物联网虫情检测系统是一款集成物联网技术、AI 智能识别与自动化监测的智慧农业核心装备,专为农田、林场、果园等场景的虫情监测与绿色防控打造。系统通过多重诱捕技术高效吸引害虫,依托高清成像与智能算法,自动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