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应急场景多参快速监测
集成气象核心要素(温、湿、风、压、降水、辐射、能见度)与应急特需指标(环境 PM2.5/PM10、有害气体浓度、地温),通过多传感器模块化集成,实现灾害现场 “气象 - 环境 - 安全” 多维度数据的快速采集,为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化工泄漏等应急事件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2.便携部署与应急供电
采用 “三脚架快装 + 模块化收纳” 设计,单人可在 10 分钟内完成设备组装与部署;配备 “太阳能 + 锂电池 + 应急快充” 供电系统,在无外接电源的灾害现场,可保障设备 72 小时连续运行,极端环境下(-25℃至 55℃)仍能稳定工作,适配山地、水域、城市废墟等复杂应急场景。
3.智能数据加密与多网传输
内置应急级数据加密模块,保障灾害现场气象数据的安全性;支持 4G/5G、卫星通信、自组网等多链路传输,在公网中断时自动切换至卫星或自组网模式,确保数据实时回传至应急指挥中心,解决灾害现场通信不畅的痛点。
4.应急算法模型嵌入
设备内置防汛风险评估、森林火险等级、化工气体扩散等应急算法模型,采集数据后自动进行场景化分析,例如结合风速、湿度、可燃物载荷计算火险等级,为应急决策提供量化支撑,减少人工分析的时间成本。
1.应急响应效率的革新
相较传统应急气象监测需专业团队携带多设备进场,MC-QXBX 实现 “单人 - 单设备 - 多参数” 的快速监测,部署时间缩短 80%,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数倍,助力应急指挥部门在黄金救援期内掌握现场气象动态。
2.全灾种场景的适配性
从洪涝灾害的降水与水位联动监测、森林火灾的气象火险监测,到化工爆炸的有害气体与气象扩散监测,设备可根据灾害类型快速切换传感器组合与算法模型。例如在地震灾区,可加装地温传感器监测余震诱发的地质变化。
3.应急数据的链式管理
设备数据可无缝接入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平台,与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物资调度系统联动,形成 “气象数据 - 应急决策 - 资源调配” 的闭环管理。例如当监测到暴雨红色预警时,自动触发下游水库的泄洪预案提醒。
4.全生命周期的应急保障
提供从设备定制(根据区域灾害类型配置传感器)、应急演练培训(模拟灾害场景的设备操作)、现场技术支持到数据复盘分析的全流程服务。设备质保期内免费提供应急算法升级与传感器校准,为应急部门打造 “设备 + 服务 + 预案” 的一体化应急解决方案。

监测参数 | 技术指标 |
空气温度 | 量程 - 25-55℃,精度 ±0.3℃ |
空气湿度 | 量程 0-100% RH,精度 ±2% RH |
风速 | 量程 0-60m/s,精度 ±0.2m/s |
风向 | 量程 0-360°,精度 ±2° |
气压 | 量程 800-1100hPa,精度 ±0.5hPa |
降雨量 | 量程 0-200mm/h,精度 ±0.1mm |
能见度 | 量程 0-10km,精度 ±5% |
PM2.5/PM10 | 量程 0-1000μg/m³,精度 ±10% |
有害气体(可选) | 支持 CO、SO₂、NO₂等,精度 ±5% |
供电方式 | 太阳能 + 锂电池(12V/100Ah)+ 应急快充 |
通信方式 | 4G/5G / 卫星通信 / 自组网 |
工作环境 | 温度 - 25-55℃,湿度 0-100% RH |
防护等级 | IP67 |
部署时间 | 单人≤10 分钟 |

MC-QX 型农林小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太阳能自供电,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农林环境参数,助力精准农事决策。
2025-10-09
MC - CS 系列超声波传感器与气象环境监测站,集成先进超声波传感技术与多参数气象监测模块。借助超声波原理,精准捕捉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搭配太阳能供电系统,无需外接电源,适应野外复杂环境。同时,可
2025-10-09
MC-QXBX 应急气象站,可快速部署,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气象要素,为应急场景提供及时、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持。
2025-10-22
自动气象墒情监测站:全天候感知气象与土壤,赋能智慧农业与环境管理这款自动气象墒情监测站,是集气象监测与土壤墒情感知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它搭载多类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气压等
2025-10-23
这款农田小气候监测站,是专为农业场景打造的多要素微环境感知终端。它集成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气象传感器,可实时捕捉农田小气候的动态变化;搭配太阳能供电系统与稳定的数据传输模块,无需外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