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原生态多要素立体监测
集成草原专属监测体系,涵盖气象要素(温、湿、风、压、降水、辐射)、土壤要素(土壤墒情、容重、有机质含量)、植被要素(盖度、高度、生物量、牧草营养成分)及生态要素(鼠虫密度、地表径流),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实现从草原植被生长到生态环境演变的全链条数据采集,为草原保护、畜牧业发展、生态修复提供多维数据支撑。
2.太阳能自适应续航系统
采用 “光伏板 + 储能电池 + 智能调控” 的供电模式,根据草原光照周期(如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草原的光照差异)智能调节电能分配。在草原冬季积雪或连续沙尘天气下,可保障设备 96 小时不间断运行;极端低温(-45℃)与高温(55℃)环境下,设备各组件均能稳定工作,适配干旱草原、高寒草原等多样草原场景。
3.可拆卸式传感器模组
传感器采用 “模块化快拆” 设计,如牧草叶绿素传感器、草原鼠洞红外监测模块等可灵活增减。针对草原复杂地形(如丘陵草原、平原草原)的运维需求,故障模块可现场快速更换,无需专业工具,同时支持根据草原科研、畜牧管理需求定制化拓展监测参数。
4.草原场景专属数据校准
内置草原生态校准模型,基于传感器自身校准的同时,通过与国家级草原生态站的长期数据比对建立动态修正系数,针对草原风蚀、沙化导致的局部数据偏差进行智能调整,确保数据在草原生态环境中的准确性,误差率控制在行业标准 2.5% 以内。
1.低投入的草原全域部署
设备采用无线传输(4G / 卫星通信)与无缆化设计,可在无市电、无网络的偏远草原快速部署。配备智能故障自诊断与定位系统,结合草原电子围栏的设备位置标注,使人工巡检范围缩小 60%,大幅降低草原管理部门的运维成本,实现草原生态监测的全域覆盖。
2.草原数据的安全共享体系
采用国密级加密技术对草原植被、畜牧承载量等敏感数据进行保护,同时搭建开放数据接口,支持与草原 GIS 系统、畜牧管理平台、生态环保部门数据库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在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规划、生态执法等场景的高效共享,助力跨部门草原治理决策。
3.全场景草原适配性
从天然草原的生态监测、人工草场的牧草管理,到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物气象研究,设备可根据不同草原场景调整监测参数与布点策略。例如在畜牧养殖区,可重点监测牧草产量与营养成分;在沙化治理区,可联动土壤墒情设备实现数据协同分析。
4.全周期草原服务生态
提供从草原选址勘测(结合草原类型选点)、设备定制化配置(根据畜牧或生态需求调整传感器组合)、现场安装调试到长期数据运维的全流程服务。设备质保期长达 5 年,质保期内免费提供传感器校准、软件升级及草原数据解读培训,为草原管理单位打造 “设备 + 服务 + 数据”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监测参数 | 技术指标 |
空气温度 | 量程 - 45-55℃,精度 ±0.3℃ |
空气湿度 | 量程 0-100% RH,精度 ±2% RH |
风速 | 量程 0-50m/s,精度 ±0.2m/s |
风向 | 量程 0-360°,精度 ±2° |
气压 | 量程 300-1100hPa,精度 ±0.5hPa |
降雨量 | 量程 0-200mm/h,精度 ±0.1mm |
太阳辐射 | 量程 0-2000W/m²,精度 ±3% |
土壤温度(多层) | 量程 - 45-60℃,精度 ±0.5℃(每层) |
土壤湿度(多层) | 量程 0-100% RH,精度 ±2% RH(每层) |
牧草高度 | 量程 0-200cm,精度 ±1cm |
牧草盖度 | 量程 0-100%,精度 ±2% |
供电方式 | 太阳能 + 锂电池(12V/200Ah) |
通信方式 | 4G / 卫星通信 / 以太网 |
工作环境 | 温度 - 45-55℃,湿度 0-100% RH |
防护等级 | IP67 |
安装方式 | 立柱式 / 地表埋置式 |

MC-QX 型农林小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太阳能自供电,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农林环境参数,助力精准农事决策。
2025-10-09
MC - CS 系列超声波传感器与气象环境监测站,集成先进超声波传感技术与多参数气象监测模块。借助超声波原理,精准捕捉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搭配太阳能供电系统,无需外接电源,适应野外复杂环境。同时,可
2025-10-09
MC-QXBX 应急气象站,可快速部署,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气象要素,为应急场景提供及时、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持。
2025-10-22
自动气象墒情监测站:全天候感知气象与土壤,赋能智慧农业与环境管理这款自动气象墒情监测站,是集气象监测与土壤墒情感知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它搭载多类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气压等
2025-10-23
这款农田小气候监测站,是专为农业场景打造的多要素微环境感知终端。它集成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气象传感器,可实时捕捉农田小气候的动态变化;搭配太阳能供电系统与稳定的数据传输模块,无需外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