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维度墒情感知网络
集成土壤墒情、作物生理、环境气象三类传感器。土壤墒情采用分层监测技术,可实时获取 0-100cm 深度土壤体积含水率(精度 ±2%)、土壤温度(±0.5℃);作物生理传感器通过监测叶片水势(精度 ±0.1MPa)、茎流速率(±1%),直接反映作物水分需求;环境气象模块同步采集空气温湿度(±0.2℃/±2% RH)、光照强度(±5%)、风速风向,为灌溉决策提供环境参考。所有传感器通过 ZigBee 无线组网,数据传输延迟≤5 秒。
2.智能灌溉决策引擎
搭载作物水分需求模型 + AI 灌溉算法,可根据作物品种(如番茄、黄瓜、草莓)、生长阶段(苗期、花期、结果期)、土壤类型(沙壤、黏土)自动生成灌溉方案。例如番茄结果期,当 0-30cm 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0% 且叶片水势≤-1.2MPa 时,系统自动触发灌溉,精准控制灌水量至田间持水量的 80%,避免水分浪费或不足。
3.模块化移动控制架构
控制系统采用 “核心主机 + 灌溉子模块” 设计,核心主机配备 10 英寸触控屏,支持多温室分组管理;灌溉子模块可灵活扩展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功能,每个模块独立编程且支持远程启停。设备搭载四轮移动底盘,配置静音万向轮,可在温室不同区域快速部署,主机外壳采用 IP55 防尘防水设计,适应高湿环境。
1.灌溉决策 “生理级” 精准
传统灌溉依赖土壤墒情或经验,易造成作物水分胁迫或浪费。该系统通过作物生理指标直接驱动灌溉,以草莓种植为例,花期通过监测叶片水势自动调节灌溉,可使果实畸形率降低 30%,产量提升 20% 以上,同时减少灌溉用水 40%。
2.运维管理 “零门槛”
农户通过触控屏或手机 APP 即可查看各区域墒情、灌溉记录与设备状态。系统内置故障自诊断功能,当灌溉电磁阀堵塞时,自动推送 “电磁阀流量异常,建议清理阀芯” 的排查方案;若传感器数据异常,系统自动标记并推荐校准步骤,农户无需专业知识即可在 15 分钟内完成运维。
3.能源消耗 “极致化”
系统内置能效优化算法,根据电网峰谷电价、气象预报智能调度灌溉时间。如预测次日有降雨时,自动推迟灌溉计划;在电网谷段(如夜间)启动水肥一体化模块,降低用电成本 30%。同时,通过精准灌溉减少土壤蒸发,间接降低温室通风降温能耗 25%。

感知指标:土壤体积含水率(0-100%,±2%)、土壤温度(-30~80℃,±0.5℃)、叶片水势(-3~0MPa,±0.1MPa)、茎流速率(0-500g/h,±1%)、空气温度(-20~80℃,±0.2℃)、空气湿度(0-100% RH,±2% RH)
控制输出:电磁阀控制(AC220V,最大负载 5A)、水肥泵控制(0-5A)、模拟量输出(0-10V/4-20mA)
通信方式:以太网、Wi-Fi、ZigBee(Mesh 组网)、4G(全网通)
供电电源:AC220V±10%,50Hz,功率≤300W(不含灌溉设备)
工作环境:温度 - 10~60℃,湿度 0-95% RH(无凝露),防护等级 IP55
尺寸重量:主机尺寸 600×400×1800mm,移动底盘尺寸 800×600mm,总重量 75kg
云平台能力:支持单账号 20 + 温室接入,数据存储周期≥5 年,预警响应时间≤3 分钟

在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MC-WSK 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破解传统温室 “管理粗放、能耗高、产量不稳定” 痛点的核心智能装备。它融合物联网、自动化控制与环境感知技术,为温室种植构建 “精准化、自
2025-10-23
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破解传统温室 “管理低效、环境失控、产量不稳” 痛点的核心智能装备。它融合物联网、自动化控制与环境感知技术,为温室种植打造 “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
2025-10-23
在现代农业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破解传统温室 “环境难控、管理粗放、产量不稳” 痛点的核心智能装备。它融合物联网、自动化控制与环境感知技术,为温室种植构建 “精准化、自
2025-10-24
在设施农业节水增效与精准种植的进程中,物联网智能温室灌溉控制系统是破解传统温室 “灌溉盲目、水肥浪费、作物长势不均” 痛点的核心智能装备。它融合物联网、自动化控制与土壤墒情感知技术,为温室种植打造 “
2025-10-24
在现代农业加速向精准化、自动化迈进的浪潮中,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破解传统温室 “环境失控、管理低效、产量波动” 痛点的核心智能装备。它融合自动化控制、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技术,为温室种植构建 “全流程自动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