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果园气象站部署于当地核心岭南果树种植园区,采用立杆式一体化气象站设计,总高度约 4.5 米。站点集成多要素气象传感器组(含气温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太阳能供电单元(配备 80W 太阳能板与 12V/65Ah 蓄电池组)、数据采集控制箱(内置工业级数据采集模块与 4G 无线传输模块),可实现分钟级气象数据采集与实时传输,精准捕捉果园小气候的动态变化。
传感器参数:
气温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 - 40℃~60℃,湿度 0~100% RH,精度 ±0.5℃、±3% RH;
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 0~60m/s(精度 ±0.3m/s),风向 0~360°(精度 ±3°);
雨量传感器:分辨率 0.2mm,测量范围 0~4mm/min;
光照传感器:测量范围 0~20 万 Lux,精度 ±5%,为果树光合作用研究与产量预测提供依据;
供电与传输:采用太阳能 + 蓄电池混合供电,支持连续阴雨天气 7 天稳定运行;通过 4G 全网通模块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传输频率可配置(默认 10 分钟 / 次);
数据平台:配套 Web 端监测平台支持实时数据查看、历史曲线分析、数据导出(Excel/CSV 格式)及异常报警(邮件、短信提醒)。
果树精细化管理:
果农通过平台或手机 APP 实时查看果园气象数据,结合荔枝、龙眼等果树的生长周期,精准开展灌溉、施肥、修剪等农事操作。例如,根据降雨量数据调整灌溉策略,依据光照强度预测果实糖分积累情况,经应用可使果实优质果率提升 20% 以上;
病虫害智能防控:
基于气象数据构建病虫害发生预警模型,提前 7-10 天预测荔枝霜霉病、龙眼蛀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指导果农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精准施药措施,农药使用量减少 30%,同时提升防治效果;
果业科研支撑:
为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 “岭南果树物候期与气象因子关联”“果园小气候调控技术” 等研究提供长期监测数据,已支撑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3 项,发表相关论文 6 余篇;
示范推广效应:
作为广州智慧果业建设的标杆设施,年均接待果农、农业技术人员观摩学习超 150 人次,推动气象精准管理技术在华南果区的规模化应用。
果业适配性:传感器配置与数据服务深度结合岭南果树生长需求,如光照监测为果实品质调控提供依据,湿度监测助力病虫害预警;
智能化服务:数据平台集成果树生长模型与农事建议模块,可根据气象数据自动推送管理方案;
景观融合性:气象站外观设计兼顾果园景观风格,在提供专业气象服务的同时,不破坏果园视觉美感。
广州果园气象站是智慧气象与岭南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典范,通过 “气象监测 - 果业服务 - 科研示范 - 推广应用” 的一体化模式,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果业精准管理、品质提升及产业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树立了特色果业智慧化发展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