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同微信号) 18533243669

工程案例

Case

浙江植保提升项目

发布时间:2025-11-01 15:58:00 浏览量:0
河南省玉米单产提升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是一套集成物联网虫情测报、智能数据分析的专业化农业设施,部署于河南玉米主产区。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玉米田害虫动态,为病虫害精准预警、绿色防控及单产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是

未标题-1

一、系统概况

该系统部署于浙江省核心农林区域,采用 “太阳能供电 + 物联网传输 + 智能虫情监测” 一体化设计,集成害虫诱捕装置、智能识别单元、数据传输模块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实现山林与农田害虫的自动化监测、数字化分析与精准化防控,为浙江植保提升工程的生态化与智慧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

二、硬件配置与技术参数

虫情监测单元:

配备自动虫情诱捕装置,利用害虫趋光性高效诱捕浙江农林常见害虫(如松毛虫、蚜虫、螟虫等);内置智能识别模块,对目标害虫的识别准确率≥95%,可自动统计害虫种类与数量;

供电与传输:

采用太阳能板(功率≥80W)与蓄电池组合,支持浙江多雨气候下稳定运行 7 天以上;通过 4G 全网通模块实现虫情数据实时上传至 “浙江植保监测管理平台”

设备防护:

设备外壳采用 IP66 防护等级,适应浙江山林潮湿、多植被的复杂环境,且安装于混凝土基座,保障设备稳固性;

区域适配性:

设备参数与算法深度适配浙江山林与农田生态系统,针对本地特有害虫种类优化识别模型。

三、应用价值

农林病虫害精准预警防控:

植保技术人员与农林管理者通过平台实时掌握虫情动态,提前开展绿色防控措施(如生物防治、精准施药)。经应用,农林病虫害危害程度降低 40%,农药使用量减少 35%,有效保障浙地森林资源与农作物产量;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实时监测山林害虫动态,为森林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浙江 “千万工程” 中农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植保科研与示范推广:

为浙江农业科研机构开展 “区域害虫发生规律”“生态防控技术” 等研究提供长期数据支撑,已发表相关论文 8 余篇;作为浙江植保提升工程的智慧标杆项目,年均接待植保工作者、农林从业者观摩学习 150 余人次,推动智慧植保技术在长三角地区的规模化应用;

农林产业绿色升级:

系统数据为浙江农林产业绿色认证、品牌化发展提供依据,助力浙地农林产品向 “生态、绿色、高端” 方向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系统特色

农林双域服务:同时覆盖山林与农田害虫监测,实现农林植保协同管理;

生态化导向:数据应用聚焦生态保护与绿色防控,助力浙江农林生态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决策:平台自动生成虫情预警与防控方案,降低植保技术门槛。

浙江省植保提升害虫监测预警系统是智慧植保技术与浙地农林生态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 “虫情监测 - 精准防控 - 生态保护 - 产业升级” 的一体化模式,为浙江植保提升工程的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树立了长三角地区农林植保与生态协同发展的行业标杆。

上一篇:河南省玉米单产提升项目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